經過120小時的連續運行,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南京碧盾新膜技術有限公司、攀枝花碧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聚四氟乙烯(PTFE)中空纖維膜接觸器技術,日前成功應用在提釩廢水中的高濃度氨氮脫除處理項目,這是國際首次將新型膜技術成功應用在提釩工業領域的廢水處理中。現場運行數據顯示,經過處理后的提釩廢水,氨氮濃度穩定在2—7mg/L,達到了釩工業污染排放標準(10mg/L)和污水排放國標1級A(8mg/L)規定要求,廢水處理量達到50噸/天。
據悉,新型的“膜法脫氨”技術由疏水多孔膜提供傳質界面,再將調堿后的氨氮廢水和吸收劑如稀酸等分別流經膜兩側,污水中的氨就會被稀酸吸收,從而使廢水中的氨氮值降低達到排放標準。
多孔中空纖維膜具有高性能及強疏水性,而聚四氟乙烯的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膜材料。聚四氟乙烯,又被稱為“塑料王”,具有非常優異的化學穩定性、疏水性和機械性能。經過多年研發,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的內/外徑分別為0.4/0.8mm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,現已實現大規模穩定生產,并具有優異的疏水性和抗污染特性。此外,在高濃度氮氨污水處理過程中,由于采用了低成本的石灰代替液堿調節pH值,大幅度降低了高濃度污水處理成本,形成了低能耗、高脫氨效率、低運營成本、裝置緊湊等污水處理優勢。